综合新闻

区域协调发展专家秦尊文做客后官湖讲堂 揭示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路径

发布时间:2025-10-01作者:党委宣传部来源:RAYBET雷竞技app浏览次数:416

9月30日,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、雷竞技官网客座教授秦尊文做客后官湖讲堂,以《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》为题,向师生系统阐述了武汉都市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核心引领作用,从空间开发、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生态文明、公共服务到对外开放,全面揭示了区域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机遇。

党委书记孟武康到场。校长彭瑜为秦尊文教授颁发“后官湖讲堂”理论讲师聘书。副校长罗双燕主持。

秦尊文教授认为,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和国家持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、区域重大战略、主体功能区战略、新型城镇化战略。在这些国家战略中,武汉都市圈都处于枢纽地位,被摆在重要位置。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,武汉都市圈同样被摆在首要位置。

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、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,这是党中央近年来提出的发展新模式。“在全国15个‘重点开发区域’中,武汉都市圈最早提出并实施‘双迁模式’。”秦尊文介绍,“双迁模式”即武汉发展“总部经济”,周边城市发展“分厂经济”。秦尊文认为,在武汉市的引领下,武汉都市圈正在实施“两个转化”: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,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发展优势。

秦尊文教授指出,武汉都市圈需重点推进“两个转化”,以夯实区域引领优势:一方面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,另一方面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发展优势,最终建成中西部科技实力最强、综合竞争力领先的都市圈。

在交通区位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上,武汉都市圈正依托“天河—花湖”航空客货运双枢纽破局。武汉作为全国第二个集齐“五型”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,天河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3140.6万人次,重回中部第一;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已升级为湖北第三座国际机场,货邮吞吐量跻身全国第五,且空港保税物流中心(B型)已封关运营。以此为基础,都市圈通过搭建农产品“供需链”、信息、金融、安全、电商及会展6个支撑平台,深度协同双枢纽功能,既对接“全球123快货物流圈”“全国123出行交通圈”建设,又聚焦公共服务型开放式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,同步构建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与供应链集配中心、储备基地,实现服务全国、链接国际的产业辐射效应。

在科技优势向生产力发展优势转化上,武汉都市圈以科技创新引领同城化、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。武汉已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,备案中试平台超200家,光电子信息产业获习近平总书记称赞“独树一帜”,且在无人驾驶、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、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等领域涌现全球领先成果。未来,都市圈将进一步强化光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车、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,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,同时联合长江中游城市群破解芯片等“卡脖子”技术,攻克产业技术基础难题,让创新策源能力切实转化为产业竞争力。

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,学院博士教师代表、骨干教师代表、学生代表共500余人参加讲座。


(编辑 张思渊)

(图片 郑梓岩 陈博魁 李诗宇)


返回原图
/